学校信息:中央财经大学
我很久之前就听说过CMA证书,但我真正开始了解它,还得从我的工作经历说起。本科毕业后,我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入职不久,我发现了一个令我震惊的现象:原本我以为需要人工完成的很多基础工作,如今大多已被替代。批量的简单机械工作可以由RPA机器人完成,函证可以通过上传信息收集表自动生成,审计底稿和报告可以自动录入数据,还有一些需要人工判断的工作,也可以交给内部交付中心的同事完成。在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由于成熟的业财税资系统的应用,他们对基础做账人员的需求已经大大减少。收付款等业务在审批流程中会自动流转至财务共享中心,基础财务相关人员的需求也相应缩减。我时常在想,会不会有一天,连合并报表编制这种更复杂的工作也能被AI或者自动化系统替代呢?这让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
恰好这时,项目组里一位非常优秀的同事向我推荐了CMA注册管理会计师,经过深入了解,我发现通过学习CMA,可以培养一套较为完整的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以及财务分析思维。这些领域的工作涉及较多的人为判断和管理思维,与基础岗位相比,更不容易被替代,也更具发展空间。于是,我便果断把备考CMA提上了日程,并最终成功通过了CMA考试,取得了高分银奖。
关于备考经验,我想分享两点。第一,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管理会计思维方式的培养,不能只盯着某一个孤立的知识点。每个章节都要学会搭建自己的思维导图,并不断加强不同章节之间的联系。这样一来,你学到的就不仅仅是一堆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这种知识体系和管理会计思维,能够让你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第二,备考过程中要多做习题进行练习。做题的过程也是强化和复习的过程。大量地做题不仅能够帮助你记忆相关理论知识,还能让你熟悉CMA考试的出题风格。由于CMA考试题量较大,通过刷题培养出的“手感”,能够让你在考场上做到临危不乱。
现在,我在做财务BP的实习,我能明显感受到备考CMA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对我的工作确实有一定的帮助。未来,我将以一名CMA持证人的身份,继续在管理会计领域不断探索,也期待与广大注册管理会计师一同见证管理会计“春天”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