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联系我们

请选择您的致电原因

  • CMA信息
  • 年费
  • 分会相关
  • 出版
  • 教育
  • 活动
  • 商城
  • 网站相关
  • 其他
附件
+ 添加
(只允许上传pdf,mp4,xlsx,xls,docx,doc,jpg,png)
点击切换
换一张
详情页
引领“智创未来”的战略升级与组织蜕变—武汉CMA精英俱乐部主席张娟谈业财融合与组织赋能
活动报道

在快速变革的商业环境中,财务人如何突破价值天花板,从数据记录者蜕变为战略价值的共同创造者?近日,武汉CMA精英俱乐部主席、武汉新金集团财务总监张娟在一场专题分享中,以“超越数字”为题,系统阐述了财务人如何借助管理会计的理念与工具,重新定义自身在企业中的角色与价值。


张娟深耕财务领域二十年,从美资企业财务体系搭建到国企业财融合实践,从跨国并购整合到亚太财务共享中心的落地,拥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拥有CPA注册会计师和CMA注册管理会计师双认证的她结合自身从外企到国企、再到服务民营企业的多元实践,提出以“影响力、连接力、价值创造”为核心的三维价值重塑模型,为财务人指明了一条从支持职能走向战略引领的蜕变路径。


重塑影响力:从“事后算账”到“预见未来”,成为战略决策的引领者

在许多企业中,财务部门仍被视作成本中心,财务人员绝大多数时间用于处理历史数据、出具财务报表,但其价值却常止步于“准确但滞后”的数字结果。张娟指出,这种传统定位极大地限制了财务人的成长空间与战略贡献。她提出,财务人必须首先打破这一思维定式,将工作重心从“处理过去”转向“预见未来”,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影响力。


所谓影响力,是指财务能够基于数据分析和模型推演,为企业提供具有前瞻性的洞察与决策支持,从而引领业务发展方向。张娟以自己亲身经历的一次跨国并购为例:“当双方CEO在谈判桌上僵持不下时,真正打破僵局的并非谈判技巧,而是我们基于未来三年现金流预测与协同效应分析所形成的评估报告。我们用数据清晰展示了并购后的资金状况和盈利潜力,最终促成了交易。”她强调,在这一过程中,财务团队不再是事后记录者,而是以“数据罗盘”预见未来的战略伙伴。


如何系统构建财务的影响力?张娟认为应依托CMA知识体系中的核心工具,例如战略成本分析、价值链模型、投资回报评估(如NPV/IRR)等,将财务分析嵌入企业关键决策场景。她举例说,当团队使用价值链工具剖析成本结构时,财务人员应深入业务一线识别成本动因,指出哪些环节属于增值活动、哪些存在优化空间;而在面对重大投资决策时,财务也不应简单说“太贵了”,而应通过现金流模型论证其长期价值,明确“为什么值得投”。


数据是燃料,分析是火花,作为企业发展的引领者,财务人输出的应是战略决策。张娟认为,当财务能够以数据语言揭示商业本质、以模型推演预判未来趋势,便真正实现了从“支持者”到“引领者”的转变,成为企业战略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构建连接力:破解业财融合难题,让财务成为企业“数字化神经中枢”

业财融合长期被视为提升财务价值的关键路径,但在实践中却往往面临“语言不通”、数据孤岛、协作壁垒等挑战。对此,张娟指出,实现连接力的关键在于“用业务的语言谈财务”,让数据成为企业内部流通的“通用货币”,而财务部门则应主动转型为连接各职能的“枢纽”。


她提出,传统业财融合存在一个认知误区,即要求业务人员“财务化”。然而,业务人员不可能在短期内理解复杂的财务术语和准则逻辑。因此,财务必须主动转变沟通方式,以对方可理解的语言表达专业观点。例如,当业务部门提出扩张预算时,财务如果直接拒绝,难免缺乏说服力,而如若基于市场数据和现金流模型指出风险,并转换成“利润语言”,便能真正引起管理层重视。


张娟进一步强调,业财融合不仅是沟通艺术,更是财务理解业务实质的专业要求。她以最新收入确认五步法为例,指出财务人员必须识别合同中的履约义务、确定交易价格分摊机制、在履行义务过程中确认收入,“这一切都要求财务穿透交易形式、把握经济实质,而缺乏业务认知则无法实现”。在她看来,财务人需主动贴近业务现场,将报表转化为可视化图表,帮助业务团队理解数据背后的意义。


而要彻底打通部门壁垒,张娟认为企业需建立一体化的数字化系统和数据标准。她强调,财务部门应推动企业共用同一套数据平台,实现市场、生产、财务数据的实时同步,让所有部门基于同一经营仪表盘做出决策。“当数据成为连接各部门的通用货币,沟通成本将大幅降低,财务也自然成为企业数字化决策的中枢神经。”


聚焦价值创造: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财务成为民企跃升的“战略军师”

当财务人具备了影响力和连接力,价值创造便水到渠成。张娟尤其强调财务在民营企业中的价值突破空间。她指出,企业管理层关心利润与现金流,但财务往往只能提供滞后的财务报表,这种差距恰恰是财务人凸显价值的机遇。


张娟通过一系列价值创造的实战场景举例并强调,财务人应直接从企业最迫切的问题切入,例如如何报价更为盈利?哪些产品线值得投资?如何管控资金风险?如何通过资源优化和流程再造为企业贡献利润?张娟认为,企业需要的正是一个“能帮其看清方向、控制风险、省钱赚钱的军师”。


基于服务民企的实践经验,张娟指出,民企管理机制灵活、转型阻力较小,更具备财务价值快速提升的土壤。“民企不需要小会计,而是需要大财务”,即能融入业务、理解商业模式、通过财务手段驱动盈利的战略型人才。而CMA知识体系恰恰为民企财务人提供了实现这一跃迁的路径:它从报表延伸到业务、从数据推进至决策、从成本控制转向利润创造,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战方法论。


从外企财务体系搭建、跨国并购整合,到国企业财融合实践,再到如今通过CMA俱乐部赋能财务人群,张娟认为,CMA所强调的“规划、分析、控制与决策支持”思维,在不同阶段均为其提供了关键指导。“财务不只是数字,更是战略;不只是记录,更是创造;不只是职业,更是价值。”


张娟总结道,财务人的舞台从来不在Excel表格中,而在会议室、生产线、战略地图上。在她看来,财务人更像是企业的数据翻译官、业务合伙人、风险导航仪,是一个拥有广阔空间的职业。她呼吁财务人积极通过学习CMA,掌握全球通用的管理会计语言,加入高质量的专业社群,为企业安装“财务价值引擎”。


在她看来,CMA不仅是一张证书,更是一套思维系统、一种全球共通的管理语言、一个赋能财务人突破价值天花板的实践共同体。而这一切,最终都指向一个目标:超越数字,参与价值创造,重新定义财务人的使命与未来。



张娟 | CMA, CPA

深耕财务领域二十年,兼具顶尖美资财务体系从0到1构建及大型国企业财融合深度实践。成功主导跨国企业并购整合、亚太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大型制造基地筹建及战略财务价值引擎打造。曾就职于可口可乐、联邦快递、希赛瓶盖及上汽大众;现作为CMA武汉精英俱乐部主席,以深厚积淀赋能民营企业,重塑财务战略价值、构建业财数字化决策体系、孵化实战型财务精英,助力企业财务效能跃升与价值创造。